欢迎访问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今天是

2019年度 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发布日期:2020-03-27发布作者: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浏览量:

2019年度

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由龙江县人民政府举办,龙江县教育局主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5年4月的龙江县五七大学,后更名为龙江县农村成人中专,1998年6月整合县域内职业教育资源,把龙江县农村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农业高中、技工学校、龙江电大分校合并,成立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校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869万元。开设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电脑美术设计、电子电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学前教育、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9个专业。

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省示范性成人中心、省教育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县五一劳动先进单位;是省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基地、市再就业培训基地、龙江县农村劳动者劳务转移培训基地。

1.2 学生情况。

中职招生2197人,其中全日制招生277人,非全日制招生1920人。比上一年减少20人。学校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6126人,比上一年增加48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737人,男生477人,女生260人。非全日制在校生5389人。

中职毕业生1794人,其中,全日制毕业生222人,非全日制毕业生1572人。学生巩固率达94.5%,比上一年提高2.5%。

本年度开展职业培训3151人,其中企业职工培训370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375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962人,扶贫培训354人,其他培训90人。

1.3教师队伍。

专任教师92人,其中事业编制内60人,合同聘用教师32人。专业课及实训指导教师54人,双师型教师34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62.96%。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1人,占专任教师1.3%;本科以上学历91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8.9%; 高级职称29人,占专任教师31.52%

学校注重队伍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积极为教师进修、业务提升创造条件。本年度,安排10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9人次参加省级培训, 41人次参加市级培训。有1名教师在省级信息化大赛中获奖,2人在市级信息化大赛中获奖;12人获市级优质课奖,3人获国家级教学软件奖,2人获省级教学软件奖;有国家级论文5篇,省级论文4篇,市级论文12篇;教师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省级规划教师2本;CN刊物发表论文3篇;有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和市级科研课题各3项。

近两学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总体情况一览表

学年度

专任教师人数

生师比

专业课及实训指导教师数

双师型教师

专任教师学历

高级职称教师

在编

教师

编外

聘任

教师数

人数

占专业教师比例(%)

硕士以上学历人数

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本科以上学历人数

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人数

比重

(%)

2017-2018

102

39.9:1

64

34

53.13

2

2.17

100

98

32

31.37

114

27

2018-2019

92

43.0:1

54

34

62.96

1

1.30

91

98.9

29

31.52

110

32

1.4设施设备。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67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6652.5元,比上一年增加621万元。实训场地总面积为8817平方米,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现有纸质图书2.3万册,生均31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承和发扬“服务‘三农’,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技能人才,为人人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办学宗旨和“胸怀理想,身有德行,手握技艺,服务社会”培养目标。全体学生积极向上,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能够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具人较强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能够很好地完成文化课学习,专业合格率、技能达标率达到标准以上。

文化课测试258人,合格率100%专业技能测试258人,合格率达到100%

646人参加体能测试,其中,优秀20人,良好515人,及格110人,不及格1人。学生毕业率100%

2.2在校体验。

我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学校、全省示范性成人中专、全省教育先进单位以及在省内有影响、区域内领先的中职学校,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愿景目标,对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丰富的经验。人文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办学条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生身心健康创造了优越条件。

学生学后,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细致有效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教育他们真正懂得善与恶、美与丑、光荣与耻辱,同时学校还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学校对新进校学生实行军训,利用军训活动整顿学生仪表、仪态,留长发、染黄发、戴耳环、穿奇装衣服等不良现象加以整顿。开展班会活动、班级评比、文艺体育等大型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控制情绪、抑制行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对育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做文明学生,评文明寝室,争文明班级,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调动师生参与校园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创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老年公寓,开展献爱心活动,既体验生活,又增加知识,还可以该表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加强自律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知识竞赛活动,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教材、文化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专业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文化基础课的考试考核方法比较满意。

开展了第四届校园歌手大赛、社团展示活动、师生排球赛、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拔河比赛、雪雕比赛、校运动会、志愿者服务、校园书画展等。组织参加全县教育系统中小学生排球联赛上,获得了好成绩。学校社团现面对高一、高二所有教学班开放,学生参与率100%。本学期共组建23个社团,每周活动两课时。主要包括艺术类、体育类、语言类、综合类4大类25项。2019年增设了合唱社团。做到了社团活动辅助技能大赛开展、社团活动辅助校园艺术活动开展。通过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们在校园里去学习书本中学不到知识与快乐。

学校建有独立的学生餐厅,宿舍重新维修,进行了保温处理,有室内厕所,有电自动饮水机,配有洗衣机。加强食堂、商店、学生寝室的卫生检查。改善食堂就餐环境,更换了不锈钢灶台,引进了自来水。校园内建有水洗厕所,有符合条件的运动场地,各类球类场地,有各类健身器材。学生对住宿、饮食和其他生活条件满意度在95%以上。

学校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领导组织,设立了安全办,配务了中层主任,配有专职保安,进行了专业的训练,24小时值守。实行了校长、主任、教师三级带班制度,加强了安全教育和宣传。学校联系公交公司,晚上、中午放学专门安排公交车到校门口接学生放学。加强食品全检查。每周对学生食堂、校内商店进行一次食品卫生检查,杜绝校园“三无”产品的出现,保证师生饮食安全。利用电子屏幕,开展安全教育宣传,举办了安全教育日、安全演练活动周,组织师生到广场开展119消防日宣传活动。进行扫黑除恶、防校园欺凌专项教育。与县检查院合作,设立了心语观护基地。今年,共安排4次安全逃生演练,并联合县消防队进行了防火逃生演练。做好安全记录。在安全工作上做到“留痕迹,明责任”,重点部位所有岗位值守人员,都填写不同的安全记录,学校对记录进行经常检查、存档。学生对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8%

2.3资助情况。

严格遵照国家的助学文件要求,严格履行学生的申请、审批程序,积极开展助学政策宣传和教育活动,按照规范建立存放好受助学生的助学档案,做好受助学生的公示工作,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本年度,学校共有1484名学生享受到国家免学费政策,免学费金额为148.8万元;共有1056名同学享受到国家助学金,总金额达到105.6万元。

学校积极开展校内外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资助工作管理小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办法,为建档立卡学生减免学杂费,积极联系社会上的成功企业家对校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共为36名建档立卡学生减免学费7.2万元。

2.4就业质量。

毕业生人数总数1794人(女生806人)。其中全日制222人,非全日制1572人(女生739人)。直接就业1551人,就业率98.7%。全日制学生升入高等教育比例为100%。

2.5职业发展。

学生分升学教育和就业培养两个系列。升学教育的学生参加对口升学考试、院校单独招生以贯通培养方式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深造;就业学生学生毕业后订单培养的,考试、考核合格进入订单企业就业。另一部自主择业或创业。

这些年,不论是升学学生还是直接就业的学生,在各自的领域发展较好。升学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很大学生进入系、院学生会,有的学生领办大学生社团,有的学生一年级就开始创业。学前教育贯通培养班进入高职院校后,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成为主动,表现优异。订单培养学生进入企业后,很快适应企业岗位需要,成为企业主要力量。一部分创业的学生创办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养殖基地,发展特色种植等,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专业设置与县域产业紧密对接,切合龙江县主导产业实际,以涉农专业为主打专业,并根据市场需求实行动态调整。结合实际,停办了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加工、焊接专业。新增了生物化工、供用电技术专业(这两专业是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专业)。2017年,响应龙江县委县政府打造“全民电商”的总体思路,申报开办了电子商务专业。

3.2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本着“先行试点,然后铺开”的原则,在高一、高二年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验,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等基础课程。同时针对我校学生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如英语课教学提出“先预后教,当堂实效”教学模式,以“懂,用”为目标。如单词教学,对不同班级采取不同教法。对基础稍好一些学生,采用“学生拼音,老师纠音,多媒体正音”的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采取“多媒体跟读,学生仿读,教师纠正”的方式。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没有自学单词能力,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采用先跟读的方式。对于单词的教法,分为了“三步走”,用这种方式给学生真正的“实惠”;语文课“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适合学情。此课改模式包括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即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块,即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工学习,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即学生课堂上自主参与,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时间实施“点拨”。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更好地调动我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改中,多个专业课都在实习室内授课,能进实训基地完成的教学就进实训基地进行。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结合生产季节,安排现代农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果树剪枝、嫁接和奶牛疾病防治、饲喂等实践教学;组织工艺美术学生素描和色彩课走出教室,把校园和大自然作为课堂。

强化了信息教学应用,对任课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制作课件,熟练使用智慧黑板等多媒体设力,会应用两个以上教学软件进行课件制作和教学。

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使校内外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要素。不断丰富课程内涵,扩展课程外延,使教学融入生活、走向开放。引领、帮助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最大化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和畜牧兽医两个涉农专业针对农民培训和专业教学的需要开发建设的两门精品课程,满足农民网络咨询服务,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实现对农民的远程教育,方便了对农民培训。校本教材的开发满足专业教学、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要。畜牧兽医专业采购的教学资源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现代科学兴趣。计算机专业、现代农艺、会计三个专业购置的应用软件,满足了专业课程的实训技能训练的需求,每位学生都能从软件操作到实训操作,完全实现从理论到实训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岗位生产过程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重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周边社区资源及家长资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3.3 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成长,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结合校本教研,加强教师培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的人格,信任教师的能力,发挥教师的优势,肯定教师的成绩,使每位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划拨专业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学习;利用单周教研和双周业务培训,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立了激励机制,对教师实行高考奖励制度,对超课时教师发放课时补助,对教学技能大赛获奖给予奖励。在评优、晋级、后备干部等问题上对教学一线人员优先。

近三年,先后派出66人次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建立了由农技推广、水利、畜牧、林业等部门技术人员及企业专业人才、种田能手、养殖能手和农民经济人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承担教学、培训任务。县政府把我校教师补充纳入全县教师招聘计划,县财政每年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学校聘请兼职教师。近三年年,共招聘29名教师,纳入事业编制。

2019组织9人次教师参加国培,10人次参加省培,10人参加了全市双元培育改革专题培训和10人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16名新教师通过了县进修校组织的教学能力验收。2名教师参加了县信息化说课比赛,2名教师参加了县信息技术应用展示活动。组织班主任到齐齐哈尔、甘南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对教师进行信息化2.0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及微课制作能力提升校本培训。

近两学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培训情况一览表

学年度

国家级培训(人次)

省级培训(人次)

市级培训(人次)

出国(境)培训(人次)

2017-2018

 

5

45

 

2018-2019

10

9

41

 

3.4 规范管理情况。

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定了《教学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教学进度安排制度》《考试制度》等12项教学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育人。严格按照制度每天查课、检查并记录,记人绩效考核。定期对教案、听课笔记、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并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记入个人绩效考核。各教研组双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务对教研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每月组织学生评教,对评教结果统计后记入教师考核。

完善了学生管理制度,注重学生常规管理。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提出“天天环保,日日文明”的要求。首先从语言文明入手。加强文明用语教育,不讲脏话,不骂人。学生要尊敬老师,主动向老师问好。其次抓好行为文明,不随地乱扔瓜果皮屑,不随地吐痰,不与同学打闹,开玩笑要适度,在教学楼内要靠右侧单排行走,学生自治成员和学生处在巡查过程中看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并与班级量化考核挂钩。课间、课前有政教副校长、学生处人员和学生会干部加强校园巡视,坚持值班教师、学生处和德育主管领导时时巡查、随时记录违纪学生,通过强化、检查,走廊内秩序井然,学生在楼内都能做到右侧通行,课间无喧哗、打闹现象。

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整顿课堂纪律,树立良好学风班风,同时制定学习纪律、就寝纪律、夜不归寝纪律、喝酒、迟到、上课玩手机、未按时归校等情况进行通报,对吸烟的同学实行爱心捐助罚款。各班主任随机抽查课堂出勤率,每天到寝室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将出现问题的学生情况向家长通报,把纪律整顿活动扎扎实实引向深入。在整顿活动中,把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整顿活动的重中之重并按相关要求作出严肃处理,确保纪律整顿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班主任管理,完善了班主任管理、考评制度,坚持检查评比与管理相结合,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及班主任培训会,指导班主任上好班会课,提高的班级管理理念及班级管理方法,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加强学生会干部的管理,提高学生干部综合能力。把责任心强,工作态度认真,组织纪律观念强的学生选入学生会,增加管理力量全面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 同时,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实行财政“一票制”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建立了财务管理领导机构和内控机制。严格标准和程序,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不增加收费项目,不扩大收费范围,不提高收费标准。学校按规定在醒目位置张贴由物价、教育部门统一印制的教育收费公示栏,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严把计划预算、审批、报销、跟踪“四关”,严格执行预算编制、审批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保证学校经费高效合理使用。实行财务公开,预算、决算、工程建筑、大宗采买等向全校公示。

完善了后勤采购审批制度、物品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核对登记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严把物品采购、审批、领用手续。制定了后勤主任、采购员、保管员岗位职责。实行了寝室备品责任包干制度,杜绝了寝室备品的人为损坏的丢失。对办公用品定期检查核对,确保学校资产安全完整,账目清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建立了大宗采购、工程维修建筑招标公示制度,严格招标采购程序,阳光操作。

实行校长负总责,副校长具体负责,中层领导人人分管的安全工作网络管理机制,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学校安全组织机构,负责学校日常安全工作。建立了校长、中层干部、教师三级带班值日(宿)制度,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时时有人管,有人问。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建立了安全包保制度,层层签订了责任状。确定了安全重点盯防部位,对存有不安全隐患的地方要求专人控管,做好预防工作。聘用了专职保安,统一了警用服装,配备了警用设施。设立了微型消防站,对灭火消防用具定期检查更换。开展安全活动的宣传教育,坚持做到全校师生了解安全的意义和要求,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定期邀请民警、书法工作人员来校向师生进行法制教育讨论。根据我校特点,深入广泛地进行防伤害、交通安全、防疫、防火、防震、防雷击等安全教育,以及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常规检查,落实好学校安全保卫责任制和安全防范措施,完善了学校的教学楼、微机室、实验室等重点要害部位物防和技防设施,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及时整改。

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建成千兆骨干网,百兆到桌面。建成了数字化校园平台,分基础平台搭建、管理和服务系统构建、信息资源整合及服务集成三大块。开展分类分层培训,以此推进信息化平台使用。教务管理可实现教学计划制定、排课,考试成绩录入,教师听评课、收缴材料。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备课,授课,布置作业等。学籍管理系统完成在校生的建籍。课程资源门户建设4个专业的课程网站,公共课资源及专业课资源1700多件。建成学校各学科题库,可组卷进行无纸化考试。

3.5 德育工作情况。

3.5.1完善德育管理体系

健全德育管理体制。成立由党团(党办、团委)系统、行政系统(学生处、教务处)组成的德育工作“双线”领导系统。由党办和团委、学生处和教务处分别延伸到团支部、学年组、教研室、班级、家长学校,形成对全体学生的德育管理;二是建立德育管理队伍。建立校长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群团配合,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家长、共建单位(公检法、企业、社区有关人员)参加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德育的工作网络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三是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德育系列化纲要》、《德育队伍建设规划》、《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班主任德育工作考核细则》、《学生在校活动规则》、《任课教师德育工作考核办法》以及激励、惩处等系列德育管理制度。使德育工作从目标到内容,从途径到方法,从过程监控到评价都有系统化的工作程序,确保德育管理高效运转。

3.5.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打造文明健康的精神文化。从学校宗旨使命、目标愿景和核心价值三个方面,凝练核心文化。确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宗旨、“让每一名学生人生出彩”的核心理念和“德技双修,服务社会”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敬业爱生、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作为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载体表现出来。提炼体现学校特色和学校精神的校训,精心设计校旗、校徽,创作校歌。并延伸到校规、校报、校刊、校史、校树、校花,使其成为凝聚学校精神的生动标志;二是构建和谐向上的环境文化。校园内以硬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各功能区,如教学区、体育运动区、文化艺术长廊区、体育器械区、雕塑区、植物园区、园林草地区、活动花坛区等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积极吸纳优秀的鹤城文化、县域行业、企业文化,结合学校特点,突出专业培养目标,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学校的每个建筑、每个墙体、每个固定设施和每个场地空间都充满人文气息,让校园文化遮住每一面墙体,让校园文化的各种元素形成墙壁说话,角落育人的氛围。教学楼内要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办公室文化体现组训现和谐、桌面寓个性、镜面寄深情、花卉增温馨;楼廊文化大气、文气,成为校园文化一大亮点;三是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把管理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和保障系统。依法制定《学校章程》,把《学校章程》作为治校的“小宪法”,遵循国家法规政策,科学的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突出管理的“人文性”,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强化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按照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模式,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启迪灵魂的教育活动,形成独特的活动文化。如植树节、校园艺术节、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庆教师节、田径运动会、冰雪节等,已固化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同时,根据时间节点、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征文、演讲、主题班团会、书画展等。

3.5.3文明风采大赛

积极参加国家、省职业院校学生文明风采大赛活动,成立了大赛领导小组和专业指导团队。学生多人次在国家、省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奖。

3.5.4学生社团。

开办特色学生社团。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社团。社团数量已发展到23个,每周两课时活动时间,由专业教师指导。主要包括艺术类、体育类、语言类、综合类4大类25项。社团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成绩优异。2019年新增合唱社团。

3.5.团组织建设。

我校团组织设团委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建有教师团支部2个,每个班级设团支部,团支部设团支部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校团委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按团章程,积极发展团员,组织团员开展到特教学校、老年公寓公益活动。与党办、学生处、教务处、艺体部紧密配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校文化建设。

2019年发展新团员50名。开展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表彰暨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激励全体团员严格遵守团的章程,践行团员义务,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了 “学雷锋、献爱心”、祭扫烈士陵园活动、“青年大学习”行动、“我与祖国共奋进——国旗下的演讲”主题团日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心奉献、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5.6学生会组织建设。

我校健全了学生会管理、工作制度。学生会在校学生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学会生设学生会主席1人,副主席1人。学生会下设卫生部、纪检部、生活部。协助学校开展学生常规管理、各项活动组织。学生会干部采取班级推荐、公开竞选的方式产生,每学年进行一次改选。

3.6党建情况。

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校长列为第一责任。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党建工作部署,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廉政警示教育及约谈、创建“党员先锋岗”、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系列活动,签订“一岗双责”承诺书,制定4+1责任清单,建立“1+4”服务工作质效保障体系。学习常态化,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每周书写十九大报告、习近平重要讲话、党规党纪及重要文件通知学习笔记,增强党员理论意识,坚定党的信念。建设了党员活动室,制作了党建工作图版。组织全校教师收看十九大开幕式,听取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党建工作的开展,既加强了学校党组织建设,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本年度,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干部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从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学习入手,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深对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提高班子成员和管理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师风”等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使每位党员真正做到政治过关、思想过硬、能力过人。把学政治与学业务结合起来,把定时学与日常学结合起来,促进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 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保证了学习实效。重点组织开展“四零承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等系列活动,提高教师  队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养。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以深化民主管理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完善了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增强领导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发挥党员在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人人成为业务能手、岗位标兵。严格落实教职工考勤、岗位评估晋级等一系列教职工管理制度,使教职工管理更加规范、科学、有效。将教职工管理与发展党员结合起来。

三是以廉洁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贯彻执行《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研究整改。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规范收费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牢固树立依法执教、规范办学的思想,树立教师队伍和学校的良好形象。

四是以发展党员为要点,引导团员青年及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奠定坚实基础。吸收1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培养1名积极分子,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共8人,大部分为一线青年教师骨干,为组织增添了新的活力。加强对团支部的领导,组织深入学习,教育落实,制度严格,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如开展“青年志愿者”、“学雷锋”、“鹤城读书月”、“清明祭扫”、“入团仪式”等活动,作用明显,真正成为党支部的得力助手。

五是以活动为载体,借助党员“七个一”活动,开展一对一党员结对子活动,深入实地、开展座谈,扶贫帮扶,帮助家庭困难或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党建引领、三网融合”机制,积极参加社区大党委组织的志愿活动,先后三次参加为民服务志愿服务活动。清理了龙湾社区居民生活周边排水沟,为居民整修门前出行道路。联合关工组、团委开展“书香三八”系列活动、“植树节”志愿活动、“演讲比赛”、“清理校园垃圾”、“清理龙湾河白色垃圾”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等,发挥党建带动群团作用,增强师生、党员和职工凝聚力。紧扣“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组织党员廉政理论学习,开展廉政教育、廉政自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落实全市“百校联百企”工作要求,进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先后与中粮、飞鹤、龙力、元盛等企业合作,举办企业冠名班,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249人。对牧原、绿铭等企业开展岗前技能培训378人。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利用现有的合作企业资源,深化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中去,为学生未就业打好基础。通过合作,制定了与企业生产需求相接轨的教学、实习内容,联合制定了人才培养标准。学校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课,接收学生实习,既解决了学校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实践能力不强及学校实习实训条件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等问题,提高了教师动手实践能力,又引进了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和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同时,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实现了招生即招生,入校即入企(就业)。

4.2 学生实习情况。

根据学校安排,专业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促进专业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工厂实践实习将对提高专业技能以及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员实习办法;采用学校推荐和学员自主选择实习场地的办法进行实习。每月回访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并做好回访记录。实习场地在外地的,电话进行回访:在本地的由实习教师到场地进行巡视,对学生实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指导解决,对表现突出的学员优先安置就业。

为了保证学生利益和实习安全,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学生入企实习实践的规定,要求企业按规定给予学生相应报酬。同时,按要求为学生办理相应保险。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一是积极参与集体化办学。我校作为齐齐哈尔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积极发挥作用,参加集团内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技能培训、教师素质提升、职业学校特色德育和文化建设,积极参加全市省部共建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试点市建设和后试点市建设。同时,参加全省相关职业院校牵头的集团化办学,现在有8个专业参加到高职院校集团“3+2”办学模式改革。

二是充分挥全县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作用。学校作为龙江县现代农业职业集团主要成员音准,能够发挥主力作用,主动参与校企合作、院校合作、校社合作,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为龙江县主县域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立足于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指针,突出学校专业特色结合社会需求。本年度开展职业培训3151人,其中企业职工培训370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375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962人,扶贫培训354人,其他培训90人。

5.2社会服务。

以涉农专业教师为主,建立由农业生一线科技人员、种植和养殖大户人员、农业土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涉农服务平台。设立农技咨询服务台、配方测土施肥服务台、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服务台、合作社经营服务台、土地流转咨询服务台、农业科技展示台、作物标本展示台、电子商务模拟咨询服务台、农业机械技术咨询服务台、信息发面平台、金融信贷服务平台,提高涉农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安排现代农艺专业教师担任企业顾问,指导全县黑木耳产业扶贫产业发展。

我校充分发挥文化高地作用,以文化引领、辐射县域经济发展。围绕龙江县政府“整合龙江县特色文化,打造集群化旅游产业,构建龙江区域七大特色季节性旅游。”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发挥学校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作用,走专业带产业道路,以电脑美术专业为依托,开办剪纸产业公司,培养剪纸产业文化人才。设计的“龙江十八怪”和“龙江印象”多层剪纸文化剪纸产品成为鹤城旅游文化标志产品,深受广大文化爱好者的欢迎。在黑龙江省博览会、齐齐哈尔博览会会展以及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展出中,均获得很高赞誉。依托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培养特色种植技能人才,满足龙江县特色采摘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与县旅游局合作,培训旅游专业人才。

5.3对口支援。

我校派一名副校长和一名教师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安排3名干部负责6户贫困户的对接帮扶工作。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对驻村帮扶工作人员在生活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并严格要求,坚决执行上级扶贫工作要求,认真完成扶贫工作任务,协助村支部开展党建活动,受到了帮扶村干部群众的好评;三是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帮扶工作。组织党员干部30人到帮扶村帮助贫困户栽种马铃薯35亩;四是开展为贫困户送温暖活动。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其中,组织党员干部为贫困户送去慰问品,了解和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组织师捐款15000元,帮助贫困户修缮因风灾损坏的房屋。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按人均1元标准落实成人教育经费,总计60万元,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304.5万元,占全县教育附加费的30%。严格落实黑龙江省公办中职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3000元标准落实人均公用经费。

6.2政策措施。

实行校长负责制管理,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校长由政府提名,组织部门考核,县教育局聘任。校长聘任副校长,副校长聘用中层主任,中层主任聘用教师和本部门工作人员。

严格落实教师编制,把教师选聘权力下放到学校,由学校自主招聘教师。

龙江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龙江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龙江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细则》和《龙江县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方案》,组建“龙江县技术培训中心,”成立全县职业教育培训协调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全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各类政策性培训和技术性培训。教育局制定了《龙江县中职学校招生实施方案》,加强了中职招生工作力度。

7.特色创新

案例(附后):以核心文化理念为引领  全力打造特色中职名校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8.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校舍不足。现有的办学场所仅能容下1100人办学规模,宿舍已经满员(按中职学校设置标准达不到生均标准)。如果明年按今年招生规模,将有300人无法入学;二是师资不足。核定编制为130人,实际在编109人,合同聘用32人。聘用的教师不稳定,随时因为其他单位、行业招聘离开,不利于长期培养;三是实习实训条件有待改进。如汽修专业现有的实习实训场所满足不了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8.2改进措施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普惠养老产教融合实训楼建设项目,争取县政府政策支持,加快校舍建设;二是落实好相关政策,招聘行业、企业优秀技能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三是积极筹措资金,争取政策支持,加快教学实习条件改善。

 

 

 

附:

以核心文化理念为引领  全力打造特色中职名校

我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推动学校发展规划、愿景目标的建设和实现。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文件精神,通过理念、制度、环境、行为四个层面的文化建设,形成了系统的学校文化体系,具体情况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理念文化建设为核心。

我校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职业教育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校历史文化为积淀,建设现代学校文化,推进学校工作不断进步,促进学校创新发展。

第一,学校核心文化理念的提出。我校理念文化建设,从办学宗旨使命、目标愿景和核心价值三个方面来考虑。提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德技双修,服务社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让每一名学生人生出彩”的核心理念和“德技·出彩”的文化主题;提出了“校园和谐优美,教师幸福乐业,学生德技双修”的发展愿景和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外知名,独具文化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目标。

第二,学校核心文化理念的体现。我校把文化核心理念纳入《学校章程》和学校规划中,纳入依法办学和学校治理体系中,特别是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通过营造优雅环境、弘扬“工匠精神”、构建楼廊文化、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等,实现文化育人。在进行理念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以“一训三风”为基本内容的外显文化建设,并延续到校规、校徽、校旗、校歌、校服、校刊、校树、校花,使其成为凝聚学校精神的生动标志。“厚德、砺技、笃实、创新”的校训,成为学校精神和灵魂的名片“臻于至善,和而不同”的校风,体现了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和育人特色;“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相长”的教风,体现了全体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作风和风格;“学中做、做中学、知行合一”的学风,体现了全体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学知识,练能力,修境界的途径。我们把学校精神表述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敬业爱生、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精神是我校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集中体现了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念、目标追求、团队意识、人际关系、竞争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韵味。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

我校通过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治理结构和组织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制度文化建设。2016年,依据《龙江县依法治教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体的依法办学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体系。

第一,完善配套的制度管理体系。我校的整体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小事都有制度约束和评价,用制度管人管事;对教师按照《教师法》和《学校章程》赋予的相应权利和义务,在职业道德、专业发展、职务评聘、师德评价、量化考核、绩效工资等方面构建了系统的制度体系。对重点推进工作加大落实力度,如我校提出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依据《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按照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分,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对教师师德失范问题“零容忍”;对学生按照《学校章程》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学生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取得优秀成绩、有突出特长和全面发展以及对学校作出重要贡献的学生,给予表彰与奖励。对违纪学生,依据我校《学生管理细则》予以批评教育或处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资助。

第二,完善高效的运行机制。我校实行扁平化、分权制、制衡型高效运行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构建“校务委员会决策管理、专业组一线管理、处办协同管理”的运行机制;实行分权制管理。学校与各主管领导、各处办、各专业组实行分权管理机制;实行制衡型管理。学校所有的权力不仅治理主体各方相互制约,而且内部各岗位、各部门,也有相应的制约机制。学校管理的各个

环节都阳光操作,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第三,完善科学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我校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同时,接受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领导,发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和教职工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作用,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学校领导体制。同时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民主决策中的咨询和审议功能,形成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

我校突出环境对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外显于形的载体作用,从文化校园和人文氛围两个方面进行环境文化顶层设计,彰显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和育人功能。

第一,统一规划,合理分区。我校按照《花园式校园环境建设规划》,把校园分成教学区、活动区、运动区、景观区、生活区、休闲区六个主区,各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在绿化、美化、香化、亮化环境的映衬下,以甬路相连,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笔直的甬路引导学生走进学习殿堂;甬路两侧碧绿的草坪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机,造型新颖的路灯整齐矗立,成为校园的一大亮点;甬路北侧是平整的运动场地,南侧是人工草坪足球场地,透过足球场地,是宽敞的篮球、排球和沙滩排球场地;怡园、逸滩给人以美的享受,夜晚的霓虹灯光把人带入诗画世界,环校河水涓涓流淌,鱼翔浅底。干净宽敞的学生食堂、宾馆式的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食宿条件。

第二,元素多样,内涵丰富。校园内“三化一品位”为标志,文化元素多元,弥漫于校园广阔空间。校园以整洁为标准,做到“净化”;以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为标准,做到“绿化”;以自然和人文景观表现“美化”;以巧妙装饰和艺术造型、健康向上的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文化品位”。大门对面的校训石,镌刻着彭珮云题词,背附八字校训,让校魂永驻师生心中;校园设立八大专业标志,围绕喷泉矗立,寓意深刻,凸显专业特征;高高的“打造工匠精神”的玉石,体现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打造墙壁文化,宣传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以校长、教师寄语为主导,以励志名言警句为衬托,以“一训三风”为中心,激励学生奋发上进,让学生时刻为实现梦想而奋斗。通过建设文化设施和营造文化氛围,让每一处墙壁都说话,每一片绿地都发声,每一个角落都育人,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起到怡情益智的作用。

第三,展示校史,传承文化。在甬路南侧的橱窗里有十几块校史图版和办学成果展示,突出了为农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与彭珮云题词石标、“工匠精神”玉石和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等专业标识相得益彰。

第四,产业文化,深度融合。我校积极创造产教融合条件和环境,引进社会资金400万元,建设集汽车销售、维修、美容等于一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飞鹤龙江乳业集团、中粮龙江分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学生进入顶岗实习,接受到技术技能文化熏陶,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2017年邀请事业成功校友作报告,开展产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人生规划、未来创业就业上了生动的一课,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具有重要影响。

第五,网络文化,健康向上。我校加大“互联网+”教育行动推进力度,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步伐,完善“三通两平台”管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和网络“防腐”能力。

第六,安全文化,合力创设。我校不断创新安全和谐校园创建理念,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聘请了公安干警作担任法制副校长,与县检查院合作,在学校设立了心语观护基地,开展共建联动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四)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标志。

我校行为文化突出了内在价值追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让学校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到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学校行为三个方面。

第一,打造“三个形象”我校行为文化突出打造“学校形象”“教师形象”“学生形象”。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区域内中职教育学校中有较好的影响。我们要求全体师生要树立学校品牌意识和爱校如家思想,每个人都要从学校要发展、要生存的高度,恪尽职守、严于自律、爱护学校声誉,努力为之增光添彩,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教师要恪守习近平总书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名言,修养德行,塑造品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完成使命,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重托的业绩,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先成人再成才。我们达成的共识是:“在一个人成长的诸多因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重要的是道德,比道德重要的是信念。”让学生学会严格自律,遵纪守法,自觉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品位。坚决反对无组织、无纪律、不道德等不良行为。要求学生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树立学生良好形象。

第二,强化“四风”教育。“四风”是践行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总体要求,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重要作用。我校提出全体师生传承校风要高标准,严要求,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做更好的自己;教师牢记师德师风,做新时期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教师践行教风,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勇于担当的责任、严谨求实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落实学风,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训结合和日常学习与活动中,注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到全面发展,德技双修。

第三,注重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实训实习实践。积极筹措资金,建设标准化实训实习室。如现代农艺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配备了目前全省同类学校功能最全、设施设备最先进的实验实习室,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学到专业技术。征用土地2.4万平方米,建设林果区、特色菜区、高效种植示范区,成为科技推广、教学实习、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基地;注重特色实践。我校开展的军训被称为“新生教育第一课”,所有参训师生与官兵一起步行10公里,同学们一路高歌,忘记了路上的辛苦,磨练了意志,学到了军人勇夺胜利拼搏进取的精神;注重社会实践。几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龙湾社区和城边郊区,开展主题为“保护自然环境、同创绿色文明”的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特教学校,进行“献爱心送温暖”帮扶活动。经常开展志愿者服务、寒暑社会实践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第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我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内容,以铸师魂、立师德、提师能、修师表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2019年度评选出国家和省、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30人次,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特别是国家级优秀教师李景金植根职教,不忘初心,21年始终坚持工艺美术专业的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和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教学骨干,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在学生中,坚持开展“三好学生”“文明学生”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示范作用培养良好的校风和班风。我校还通过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净化社会生态环境,培养学生正气。

第五,落实全面育人要求。我校通过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提升育人成效。开展体育活动,春秋季排球赛、拔河赛、秋季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和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演讲比赛和社团等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进行劳动教育,学生除了到学校林果区、菜区、种植示范区综合性基地实习和顶岗实习劳动外,我校还把每年四月第二周的周二定为“励志林校园植树节”,植树节上,让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共同栽下“成才树”,种下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恩,以报母校春晖,铭记恩师之情;让新同学们亲手种下一棵“成长树”,以此见证莘莘学子的成长印迹,激励学生早日成才。通过“植树节”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校园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我校通过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育人成效,突出了办学成果和特色创新,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一是提升了文化育人理念。我校积极践行“为每一名学生创造人生出彩机会”的核心理念和“德技·出彩”的文化主题,以内涵丰厚、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了大批“德技双修”的优秀学子。畜牧兽医医、现代农艺专业的毕业生遍及齐齐哈尔各县区、龙江县各乡镇村屯以及临近的内蒙的扎旗、莫旗等地。成为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中坚力量和领路人。毕业的学生有的成为国企职工,有的成为外企主管,有的成为个体老板,等等。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多人次获奖。由于人才效益的提高,使我校的办学声誉也不断提升,我校已突破了“招生难”的瓶颈,全日制在校生超过千人,学历教育在籍生5000人以上。

二是提升了人文管理水平我校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管理,建设“一组两线”的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机制,在实行制度管理的同时,强化人文管理。延伸到各处室、学年组、教研组、党小组、教师和学生。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为前提,以赞赏、激励、沟通、引导、支持为手段,以领导联系教师、支委联系党员、教师联系学生为桥梁,形成了“人和、气顺、心齐、成事”的人际环境和“团结、务实”的工作态度与进取精神。全体师生为建设和谐校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正能量,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是提升了特色创新能力我校把办学价值定位为:“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通过各类培训,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全县农民合作社骨干成员约2550人,其中接受我校职业培训的1135人,经过培养和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908人;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了办学特色水平我校农牧专业综合示范基地试验、示范、推广优质作物品种26个。扶持畜牧养殖户113户,户均增收1.2万元。指导37户种植和养殖大户,防治蔬菜、水稻等作物病害和猪、牛等动物疾病,减少经济损失100余万元;通过项目带动,提升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政府主导,我校提供技术支撑的“学校+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食用菌产业”,成为我县脱贫攻坚项目和农民工创新创业项目,为全县1万余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00元,拉动2130多贫困人口就业,带动1.4万人创新创业,增加经济收入3200万元;与中粮龙江分公司、飞鹤乳业龙江公司、台资企业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以现代学徒制模式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179人。龙江牧原、龙江绿铭农业有限公司、龙江陆玖铜矿等企业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进行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

是提升了文化引领效果我校充分发挥文化高地作用,以文化引领、辐射县域经济发展。围绕龙江县政府“整合龙江县特色文化,打造集群化旅游产业,构建龙江区域七大特色季节性旅游。”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发挥学校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作用,走专业带产业道路,以电脑美术专业为依托,开办剪纸产业公司,培养剪纸产业文化人才。设计的“龙江十八怪”和“龙江印象”多层剪纸文化剪纸产品成为鹤城旅游文化标志产品,深受广大文化爱好者的欢迎。在黑龙江省博览会、齐齐哈尔博览会会展以及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展出中,均获得很高赞誉。依托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培养特色种植技能人才,满足龙江县特色采摘旅游产业发展需要。与县旅游局合作,培训旅游专业人才。

五是提升了科研兴校动力。我校大兴科研兴校之风,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以不同形式,不同途径展开教科研工作。完成了教育部课题《中国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战略研究 》子课题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黑粤两省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行动研究》子课题即将结题。教师个人申报省级教学研究课题17项,市级课题33项都已结题。课题研究,助推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