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今天是

2021年度质量报告

信息来源: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发布日期:2022-01-08发布作者: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浏览量:

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21年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由龙江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5年4月的龙江县五七大学,后更名为龙江县农村成人中专,1998年6月整合县域内职业教育资源,把龙江县农村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农业高中、技工学校、龙江电大分校合并,成立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学校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755.26万元,比上一年增加2297.06万元。开设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电脑美术设计、电子电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8个中职专业。核定教职员工编制130人,现在职119人。

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省示范性成人中专、省教育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县五一劳动先进单位;是省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基地、市再就业培训基地、龙江县农村劳动者劳务转移培训基地。2020年12月,被确定为黑龙江省优质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优质中职专业。

1.2 学生情况

中职招生2660人,比上一年增加463人。其中,全日制招生577人,比上一年增加131人,非全日制招生2083人,比上一年增加378人。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7305人,比上一年增加1195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占本地高阶段比重较上一年均有所提升。

中职毕业生2133人,比上一年增加254人。其中,全日制毕业生253人,比上一年增加14人,非全日制毕业生1880人,比上一年增加240人。

 

表一  近两年招生及在校生情况统计表

年度

招生数(全日制)

在校生(全日制)

毕业生(全日制)

人数

本地区高中阶段招生总数

占高中阶段的比重(%)

人数

本地区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

占高中阶段的比重(%)

总人数

应届毕业生数

2019-2020

446

3206

14.5

941

7946

9.6

239

239

2020-2021

577

3237

17.8

1223

8077

15.1

253

253

 

1.3教师队伍

事业编制内89人,生师比13.741。专业课及实训指导教师57人,双师型教师33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30.09%。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5人,占专任教师5.62%;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88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8.88%; 高级职称18人,占专任教师20.22%。

 

 

 

 

表二  近两学年教师总体情况一览表

学年度

专任教师数

生师比

专业教师

双师型

教师

专任教师学历

高级职称

教师

兼职教师

人数

占专业教师比例(%)

硕士以上学历人数

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本科以上学历人数

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人数

比重(%)

总数(人)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人数

具有职业资格证书人数

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

2019-

2020

79

11.9:1

35

23

65.71

1

1.26

73

92.41

12

15.19

13

12

12

16.46

2020-2021

89

13.74:1

57

33

57.90

5

4.24

116

98.31

18

15.25

15

15

12

12.93

 

1.4办学设施条件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22万元,比上一年增加39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4080元。实训场地总面积为8817平方米,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现有纸质图书6000册,生均4.9册。校内实训实习工位数760个,生均实习实训工位数1个。

1.4标志性成果

经过学校申报,齐齐哈尔市教育局推荐,参加现场答辩,2020年12月,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优质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被评定为优质中职专业。

教师在省级教学能力大赛获得4个团体三等奖。1名老师在齐齐哈尔市中职学校班主任大赛,荣获二等奖。

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2个省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开发出版教材2部,上报课程思政教育案例8个。五门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已完成采购,包括畜牧兽医专业的《兽医基础》和《猪病防治》,农学专业《食用菌栽培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职业道德与法律》,现在正在进行课程录制及制作。

 

表三  2020-2021年度获奖情况统计表

序号

励奖名称

级别

时间

授予部门

获奖姓名

备注

1

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省级

2021.7

省教育厅

代倩影等3人

团体赛

2

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省级

2021.7

省教育厅

张明月等3人

团体赛

3

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省级

2021.7

省教育厅

赵文婧等4人

团体赛

4

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省级

2021.7

省教育厅

刘婷等4人

团体赛

5

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

省级

2021.4

省教育厅

许家琦

个人赛

6

学生技能大赛二等奖

省级

2021.4

省教育厅

冮秋红

个人赛

7

学生技能大赛二等奖

省级

2021.4

省教育厅

郭怡彤

个人赛

8

学生技能大赛二等奖

省级

2021.4

省教育厅

宋梓枫

个人赛

9

学生技能大赛三等奖

省级

2021.4

省教育厅

吴长鑫

个人赛

10

学生技能大赛二等奖

省级

2021.4

省教育厅

徐鹏宇

个人赛

11

学生技能大赛一等奖

省级

2021.4

省教育厅

刘鑫焱

个人赛

12

学生技能大赛三等奖

省级

2021.4

省教育厅

李发宇

个人赛

 

表四  近两学年教师业务获奖情况一览表

学年度

类别及获奖情况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人)

教师说课(教学设计)比赛获奖(节)

微课(教学课件)获奖(件)

论文获奖(篇)

主编规划教材(本)

CN刊物发表论文(篇)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国家级

省级

2019-2020

 

15

13

 

3

6

 

1

2

 

10

8

3

3

4

2020-2021

 

14

 

 

 

10

 

1

 

 

10

6

 

2

3

案例一   以赛促学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学校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坚持“以赛促学”,积极开展和组织参加学生技能大赛,制定了技能大赛组赛办法、选拔办法,把技能大赛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强化了学生技能提升。近三年,有5个专业24名学生参加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国赛选拔赛5个赛项的比赛,取得了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其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许家琦同学在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蔬菜嫁接赛项中获一等奖第2名,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刘鑫焱在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赛项中获一等奖第1名,并代表黑龙江省全国职业学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实现历史性突破。

 

德育特色案例《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提升学校德育品位》被市教育局推荐到省教育厅。

参加齐齐哈尔市中职学校任课教师课程思政案例征集活动,上报《文道并重 无声处育匠心》、《诚信—彰显灵魂的美德之花》等课程思政案例8篇。参加齐齐哈尔市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征集活动,上报《文明礼仪伴我行》、《诚实守信,人生的通行证》两节课。

 

案例二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提升学校德育品位

 

一是以校训校风教育为核心,培养良好的校园风气。我校为强化校训校风教育,在校门正面立起了一座“校训石” ,把 “厚德、砺技、笃实、创新”的校训刻在上面,把校风挂在墙上,让校魂永驻师生心中。为了培养良好的校园风气,强化了学生自主管理。学生会为培养良好的校风,发挥了重要作用。纪检部对学生出勤进行考核;卫生部对校园公共卫生和学生宿舍、食堂进行检查评比;学习部开展诸如创造大赛、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等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园风气。校园说脏话的现象基本杜绝了,校园四处虽然没有一个垃圾桶,但随便丢垃圾的现象也没有了,学生吸烟现象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学生之间能够文明交往,整个校园秩序井然。

二是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提升德育课程文化水平。我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德育课程。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程体系。多次请专家进行德育讲座,对学生进行了以“孝亲尊师,完善自我”为主题的讲座,很受学生欢迎。请黑龙江职业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来校进行国学讲座,通过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学生形成了知礼、懂礼、行礼的好风气。

三是以活动文化为载体,创新德育形式。我校通过军训活动、班团会活动、家校联动活动、国防教育活动、社团活动等一系列 创新德育形式,增强德育实效。新生军训是德育第一课,我们每开学初都开展军训活动,军训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艰苦的历练,是一种自身素质素养的提升,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方式,经历这艰苦的十日训练,学生们收获了真挚师生情感,收获了纯真的同学友谊,收获到了一颗坚强的心。

班会活动是我校学生处和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我校班会的开展内容没有固定的限制,主题丰富多彩。通过一系列的班会活动提高了学生素质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传播正能量。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师资力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打破班级界限,自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通过开展“三节”活动来来完善德育工作。举行“校园励志林植树节”活动。把每年四月第二周的周二定为校园植树节以示纪念《植根母校,感恩成长》让毕业生们种下一棵树,留下了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恩,让入学新生种下一棵树,象征励志成长的树,老师们亲手种下一棵励志育人的树,体会收获的喜悦,懂得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一个个希望,知道如何去浇灌管理和爱护,让小树茁壮成长

举行 “校园艺术节”。每年五月举行校园“艺术节”, 九月举行庆祝教师节文艺汇演。在活动中,广大师生各展所长,通过舞蹈、小品、歌曲、乐器演奏,无一不彰显师生的风采。同时在排练、演出中汇集了全体师生的凝聚力,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绝佳机会。

举行“校园体育节”。每年秋季举行“校园体育节”,体育节设立了适合校园体育运动的各种田径比赛项目,让学生广泛参与,彰显特长。

四是以环境文化建设为重点,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全面实施《花园式校园环境建设规划》,校园教学区、活动区、运动区、景观区、生活区、休闲区六个主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校园各区在绿化、美化、香化、亮化环境的映衬下,以甬路相连,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校训石正面镌刻彭佩云题词“为农服务天地宽”,背附八字校训,让师生牢记为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宗旨;打造墙壁文化,以校长、教师寄语为主导,励志名言警句为依托,激励学生奋发上进;构建楼廊文化,以“三风”为中心,辅之八大专业介绍,让学生时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校园设立八大专业标志,围绕喷泉矗立;“打造工匠精神”玉石,体现敬业、精益、专注内涵,使广大师生铭记于心。通过建设以上文化设施和营造德育氛围,让每一处墙壁说话,每一片绿地发声,让校园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起到育人的作用。

 

2.学生发展

2.1立德树人

开设《红色基因代代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等思政课程6门,开设语文、体育、公共艺术等学科宣传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成立由党团(党办、团委)系统、行政系统(学生处、教务处)组成的德育工作“双线”领导系统。由党办和团委、学生处和教务处分别延伸到团支部、学年组、教研室、班级、家长学校,形成对全体学生的德育管理;建立校长负责,设一名德育工作副校长,党组织保证监督,群团配合,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家长、共建单位(公检法、企业、社区有关人员)参加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德育的工作网络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制定和完善《德育系列化纲要》、《德育队伍建设规划》、《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班主任德育工作考核细则》、《学生在校活动规则》、《任课教师德育工作考核办法》以及激励、惩处等系列德育管理制度。使德育工作从目标到内容,从途径到方法,从过程监控到评价都有系统化的工作程序,确保德育管理高效运转。

配备思政课专任教师6人,体育课专任教师4人,美育课专任教师8人。

开展名班主任队伍建设,成立了以单秀娟、代倩影两位老师为命名的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由5名骨干班主任教师组成的“校内名班主任队伍”,年龄段跨越老中青三代,涵盖三个年级,是一支经验丰富、且富有战斗力和责任心的精英队伍。工作室以“核心引领、层级带动、辐射全面”为宗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班级主题活动为抓手、以集聚和传递工作室成员的群体智慧为目的,充分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班主任学习、研修、实践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全校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提高班级综合管理能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学生、心理健康、业务精湛的优秀班主任队伍。班主任工作平凡而复杂,名班主任工作室将引领职教中心班主任队伍走专业化班主任道路,成为骨干班主任成长的摇篮,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案例三   明确责任 推进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

 

为高质量进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我校对名班主任工作室进行了明确的责任分工。

单秀娟工作室成员名单及分工

工作室成员:

主持人:单秀娟

成员:刘婷、赵文婧、柳李、魏然

人员分工:

主持人:全面全面主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工作,拟定工作室的工作方案、计划,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制订工作室培养计划,建立工作室档案,负责成员考核。

成员: 刘婷、赵文婧,协助总负责人主持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和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协助负责人拟定工作室的工作方案,根据工作计划组织成员开展活动。

成员:柳李、魏然,协助总负责人开展班主任课题研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采集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书面材料。

代倩影工作室成员名单及分工

工作室成员:

主持人:代倩影

成员:赵巍、于淑华、赵玺昊、潘美荣

人员分工:

主持人:全面全面主持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工作,拟定工作室的工作方案、计划,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制订工作室培养计划,建立工作室档案,负责成员考核。

成员: 赵巍、于淑华,协助总负责人主持工作室的日常工作和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协助负责人拟定工作室的工作方案,根据工作计划组织成员开展活动。

成员:赵玺昊、潘美荣,协助总负责人开展班主任课题研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采集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书面材料。  

 

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1个(校级),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100%。

1201名学生参加体质测评,833人合格,368人不合格,合格率69.4%,合格率比上一年下降30.5%。

 

表五  测试情况统计表

学年度

文化课测试

体质测评

参加人数

合格人数

合格率(%)

参加人数

合格人数

合格率(%)

2019-2020

652

652

100

941

940

99.89

2020-2021

1223

1223

100

1201

833

69.40

 

2.2在校体验

2.2.1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打造文明健康的精神文化。从学校宗旨使命、目标愿景和核心价值三个方面,凝练核心文化。确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宗旨、“让每一名学生人生出彩”的核心理念和“德技双修,服务社会”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敬业爱生、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作为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载体表现出来。提炼体现学校特色和学校精神的校训,精心设计校旗、校徽,创作校歌。并延伸到校规、校报、校刊、校史、校树、校花,使其成为凝聚学校精神的生动标志;二是构建和谐向上的环境文化。校园内以硬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各功能区,如教学区、体育运动区、文化艺术长廊区、体育器械区、雕塑区、植物园区、园林草地区、活动花坛区等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积极吸纳优秀的鹤城文化、县域行业、企业文化,结合学校特点,突出专业培养目标,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学校的每个建筑、每个墙体、每个固定设施和每个场地空间都充满人文气息,让校园文化遮住每一面墙体,让校园文化的各种元素形成墙壁说话,角落育人的氛围。教学楼内要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办公室文化体现组训现和谐、桌面寓个性、镜面寄深情、花卉增温馨;楼廊文化大气、文气,成为校园文化一大亮点;三是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把管理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和保障系统。依法制定《学校章程》,把《学校章程》作为治校的“小宪法”,遵循国家法规政策,科学的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突出管理的“人文性”,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强化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四是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文化。按照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模式,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启迪灵魂的教育活动,形成独特的活动文化。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观影活动及“爱眼、护眼”、“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爱老敬老》、《网络安全》、《助学、筑梦》主题班团会。每日早课组织“学党史、知党恩、唱红歌”活动,举办第六届校园歌手大赛、“欢迎新同学”文艺演出、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诵读活动21项。

2.2.2文明风采大赛

制定了文明风采大赛组赛办法,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职业院校学生文明风采大赛活动,成立了大赛领导小组和专业指导团队,鼓励师生积极参加文明风采大赛。安排专职教师教师负责对学生文明风采作品进行指导。

2.2.3学生社团

学校社团现面对高一、高二所有教学班开放,学生参与率100%。本学期共组建23个社团,每周活动两课时。主要包括艺术类、体育类、语言类、综合类4大类25项。做到了社团活动辅助技能大赛开展、社团活动辅助校园艺术活动开展。通过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们在校园里去学习书本中学不到知识与快乐。学生对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满意度100%。

2.2.4团组织建设

校团组织设团委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建有教师团支部2个,每个班级设团支部,团支部设团支部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校团委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按团章程,积极发展团员,组织团员开展到特教学校、老年公寓公益活动。与党办、学生处、教务处、艺体部紧密配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校文化建设。

2.2.5学生会组织建设

健全了学生会管理、工作制度。学生会在校学生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学会生设学生会主席1人,副主席1人。学生会下设卫生部、纪检部、生活部。协助学校开展学生常规管理、各项活动组织。学生会干部采取班级推荐、公开竞选的方式产生,每学年进行一次改选。

2.2.6职业技能等证书情况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37人参加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初级证书考试,有6人获得职业技能等证书。

2.2.7学习满意度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愿景目标,对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丰富的经验。人文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办学条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生身心健康创造了优越条件。

学生入学后,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细致有效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教育他们真正懂得善与恶、美与丑、光荣与耻辱,同时学校还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学校对新进校学生实行军训,利用军训活动整顿学生仪表、仪态,留长发、染黄发、戴耳环、穿奇装衣服等不良现象加以整顿。开展班会活动、班级评比、文艺体育等大型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控制情绪、抑制行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对育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做文明学生,评文明寝室,争文明班级,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调动师生参与校园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创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老年公寓,开展献爱心活动,既体验生活,又增加知识,加强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加强自律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知识竞赛活动,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学生在校学习满意度100%。

2.2.8专业学习满意度

学校设置8个升学教育专业和2个就业培养专业,供学生选择。各个专业按教学需要配备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教材、文化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专业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文化基础课的考试考核方法满意度96%以上。

2.2.9实习实训满意度

学校加大了实习教学软件和硬件建设,设施设备水平达到同类学校先进水平,各个专业有配套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加强了校企、校社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完全能够满足教学和实习实训要求。学生满意度96%以上。

2.2.10生活满意度

学校建有独立的学生餐厅,宿舍重新维修,进行了保温处理,有室内厕所,有电自动饮水机,配有洗衣机。加强食堂、商店、学生寝室的卫生检查。改善食堂就餐环境,更换了不锈钢灶台,引进了自来水。校园内建有水洗厕所,有符合条件的运动场地,各类球类场地,有各类健身器材。学生对住宿、饮食和其他生活条件达到100%满意。

2.2.11校园安全满意度

学校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领导组织,设立了安全办,配备了中层主任,配有专职保安,进行了专业的训练,24小时值守。实行了校长、主任、教师三级带班制度,加强了安全教育和宣传。学校联系公交公司,晚上、中午放学专门安排公交车到校门口接学生放学。加强食品全检查。每周对学生食堂、校内商店进行一次食品卫生检查,杜绝校园“三无”产品的出现,保证师生饮食安全。利用电子屏幕,开展安全教育宣传,举办了安全教育日、安全演练活动周,组织师生到广场开展119消防日宣传活动。与龙湾派出所、交警队、网监大队合作开展法治、道路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教育大会。在安全工作上做到“留痕迹,明责任”,重点部位所有岗位值守人员,都填写不同的安全记录,学校对记录进行经常检查、存档。学生对校园安全满意度达100%。

2.2.12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学校对升入高职院校和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在教学管理与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设置、职业素养培养、人生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跟踪调查,毕业生满意度达98%。

表六  学生在校体验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项目

  度

2019

2020

2021

学习满意度(%)

98

100

100

专业学习满意度(%)

96

96

97

 实习实训满意度(%)

94

96

96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

96

97

97

生活满意度%)

100

100

100

校园安全满意度(%)

100

100

100

毕业生满意度(%)

94

96

98

 

2.3资助情况

严格遵照国家的助学文件要求,严格履行学生的申请、审批程序,积极开展助学政策宣传和教育活动,按照规范建立存放好受助学生的助学档案,做好受助学生的公示工作,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每次对享受助学金情况按要求进行公示。本年度,学校共有2719名学生享受到国家免学费政策,免学费金额为271.9万元;共有2165名同学享受到国家助学金,总金额达到219.5万元。

学校积极开展校内外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资助工作管理小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办法,为建档立卡学生减免学杂费,积极联系社会上的成功企业家对校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共为48名建档立卡学生减免学费6.21万元,校内减免7.643万元,3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1.8万元。

2.4就业质量

毕业生人数总数2133,比去年增加15人。其中全日制毕业生253人,比去年增加14人;非全日制1880人,比去年增加1人。

全口径就业人数2061人,就业率96.6%。对口就业1246人,对口就业率65.5%。省域内就业1572人,本省就业率76.3%,流入外省率23.7%。全口径就业率、本省就业率、对口就业率较去年均有所下降。全日制毕业生253人中,有26人直接就业,其余均升学。就业起薪2326元,比上一年提高193元。最高起薪3000元,包含五险一金,是畜牧兽医专业。

表八  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年度

毕业生总数

毕业率(%)

就业数(人)

就业率(%)

本地(区、县)就业数(人)

本地(区、县)就业比例(%)

本市就业数(人)

本市就业比例(%)

本省就业数(人)

本省就业比例(%)

其他就业数(人)

其他就业比例(%)

起薪线(元)

对口就业数(人)

对口率(%)

2019-

2020

2118

100

2090

98.6

1689

79.7

1803

85.1

2016

95.2

74

3.5

1500

1387

65.5

2020-

2021

2133

100

2061

96.6

1162

56.4

1319

64.0

1572

76.3

489

23.7

2500

1246

60.5

 

表九  近两年升学情况

学年度

升学数(人)

升学率(%)

升入高职(人)

比例(%)

升入本科(人)

比例(%)

2019-2020

213

100%

181

85

32

15

2020-2021

227

100%

197

86.78

30

13.22

 

3.教学改革

3.1项目建设

电子商务、作物生产技术、畜禽生产技术、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获5个专业申报并获得审批为“1+X”试点专业。专业实训条件得到改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正在重新修订,专业教师参加培训29人次,并全部获得本专业1+X培训师、考评员资格。电子商务专业有37名学生参加首批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师初级证书考试,有6名学生获得证书,畜禽生产技术、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即将进行首批1+X初级证书考试。

畜禽生产技术、会计两个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虚拟仿真实训室正在采购建设中。800平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中。

3.2教学条件

3.2.1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新教师培养方案,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培养新教师,逐步将他们早日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类教学比赛、技能竞赛、微课、说课比赛,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一是加强了校内校本教研,立足岗位练兵,促进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升;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微课制作等系统培训,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双周教研时间进行校级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微课制作、课件制作、办公软件使用培训。国培、省培教师回校后,以汇报的形式,向全体教师汇报心得体会,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本年度共安排2名专业教师入企参加培训,4名教师参加国培,1名参加省培,10名教师参加市级培训。二是鼓励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网络教研。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增强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为专业发展献计献策。三是开展校内教学竞赛与校本教研。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组织好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业务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入企学习锻炼,增长实践能力。四是安排好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四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教师补充纳入全县教师招聘计划,通过“名校优生”共招录13名新教师。

通过培训学习,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有4个教学团队在黑龙江省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三等奖,教师参加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级科研课题6项。

表十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培训情况一览表

学年度

国家级培训(人次)

市级培训(人次)

校本培训(人次)

企业实践(人天)

2018-2019

140

33

228

60

2019-2020

150

69

468

60

 

3.2.2实训条件建设完善

畜禽生产技术、会计两个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在建设、采购中。800平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中,汽修专业设备采购已经完成。计算机专业两个实训室、电子商务专业1个实训室180台计算机采购已经完成,正在准备安装。

3.2.3教学管理

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定了《教学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教学进度安排制度》《考试制度》等12项教学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育人。严格按照制度每天查课、检查并记录,记人绩效考核。定期对教案、听课笔记、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并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记入个人绩效考核。实行教研室主任每周例会制度,对上一周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各教研组双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务对教研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每月组织学生评教,对评教结果统计后记入教师考核。

3.2.4信息化教学

依托信息化2.0培训,结合能力点培训,通过四个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教学评价类工具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课堂教学效果。以五门线上课程的开发,推动线上资源建设,促进中职学校向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化。依托智慧校园推动各学科题库、教案、课件的资源建设。

3.3专业建设

3.3.1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校建立了专业增设、停办、拓展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结构与布局不断优化,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使专业培养人才能够切实符合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专业设置与县域产业紧密对接,切合龙江县主导产业实际,以涉农专业为主打专业,并根据市场需求实行动态调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我校与企业、行业、专业合作社等密切合作,成立了人才培养改革指导委员会。同时,我校成立了教学副校长为组长专业调研小组,根据县域、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可持续需求及专业设置规律和错位发展的原则,科学、严格地设置新专业,规划新专业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开展人才需求的调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电子电器专业增设了无人机课程,拓展学生专业能力,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直播带货课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展新能源汽车课程。

3.3.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与龙江中粮公司、龙江电业公司开展企业新型现代学徒培养,培养企业技术人员689人。现代农艺、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与高职院校实行“3+2”贯通培养。电子商务、畜禽生产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五个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教师29人参加了相关1+X培训师、考评员培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工作为副组长,教务处、教科研处、信息中心、1+X试点专业主任的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1+X证书制度试点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龙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专项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工作分作和职责。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对照行业标准,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重新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构建课征融通的课程体系。

3.3.3课程改革

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使校内外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要素。不断丰富课程内涵,扩展课程外延,使教学融入生活、走向开放。引领、帮助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最大化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和畜牧兽医两个涉农专业针对农民培训和专业教学的需要开发建设的两门精品课程,满足农民网络咨询服务,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实现对农民的远程教育,方便了对农民培训。校本教材的开发满足专业教学、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要。畜牧兽医专业采购的教学资源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培养现代科学兴趣。计算机专业、现代农艺、会计三个专业购置的应用软件,满足了专业课程的实训技能训练的需求,每位学生都能从软件操作到实训操作,完全实现从理论到实训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岗位生产过程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重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周边社区资源及家长资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3.3.4教法改革

学校确定“步步为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改思路。“步步”为营:以每一个教学步骤为教学保垒,每一步骤都为讲授的知识作铺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学生为主体,不偏离学生实际,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人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专业课的授课方式,汽修专业总结出“六步教学法”,会计专业实施了“361”教学模式,畜牧兽医探索了“三段式教学法”已见成效。同时,我校把学生社团活动与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互渗透,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上课趴桌子多、睡觉多、玩手机多、说话不学习者多、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情绪不高的课堂变为学生想学、乐学、师生合作、共同促进、紧张有序、共同提高的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在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中多次获奖,高考升学率稳步提升。

3.3.5教材选用

教学用书完全按照省职成处文件要求,根据各专业大纲需要在省职成处下发的教材列表中选用适合我校的专业用书。全部教学用书由专人管理,从省教材站统一订购,统一下发。我校除按省文件要求从省教材站选购相关专业教材,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语文》《数学》《英语》《会计实战》《汽车维修基本技能》几种校本教材现己用于教学。组织专业教师编写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结合1+X试点专业建设需要,电子商务专业重新选用了配套教材。

3.3.6教材开发出版

开发《动物药理》(重庆大学出版社)和《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吉林文史出版社)教材各一部。

3.3.7线上资源建设

五门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已完成采购,包括畜牧兽医专业的《兽医基础》和《猪病防治》,农学专业《食用菌栽培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职业道德与法律》,现在正在进行课程录制及制作。

3.4校企合作

3.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一是政府主导校企合作。2021年4月28日,齐齐哈尔畜牧产业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在我校成立。龙江县政府代表畜牧产业学院分别与龙江元盛集团、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学校负责畜牧产业学院规划建立,灵活引进行业、企业或一线防疫、养殖等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充实畜牧产业学院研发、教学队伍。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为企业服务三年以上优秀技能人才进入产业学院事业编制。企业引进的优秀人才,符合本地人才政策条件的,享受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安家费、购房补贴等待遇。学校负责投资购置必须的研发设备,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负责与高职院校建立联系,以“3+2”贯通培养、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对口升学考试等模式培养大专以上技能人才。企业根据需要,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与学生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产业学院协助企业联系高职院校建立企业冠名大专学历培养班。企业与学生签订定向培养就业协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为冠名班提供相应的奖(助)学金和助学金,引入企业文化,根据教学环节或社会实践需要,接纳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学校可根据需要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企业为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提供条件和指导,共同学习行业最新的知识,掌握学术前沿动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同时,企业为学生生产实践和顶岗实习提供条件。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负责安排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和企业还将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实验室建设、技术推广与研发等方面进行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制定,共同开发实用教材和教学资源。

 

 

 

 

 

 

 

 

 

 

 

 

 

 

 

 

 

 

二是学校自主开展校企合作。畜牧产业学院成立后,学校加强了与县域内畜牧企业的合作,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进行招生宣传和引导。并与龙江瑞达牧业有限公司(飞鹤牧场)和龙江秋美牧业、龙江牧原签订校企联合办学协议,计划为企业订单培养畜牧兽医技术员、繁育技术员和饲养技术员140人,培养企业所需畜牧兽医、繁育技术员、饲养技术员,学制为三年。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利用现有的合作企业资源,深化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中去,为学生未来就业打好基础。通过合作,制定了与企业生产需求相接轨的教学、实习内容,联合制定了人才培养标准。学校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课,接收学生实习,既解决了学校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实践能力不强及学校实习实训条件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等问题,提高了教师动手实践能力,又引进了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和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同时,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实现了招生即招生,入校即入企(就业)。

3.4.2合作企业教师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建立了龙江元盛集团职教中心教师实践基地、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龙江分公司职教中心教师实践基地、龙江瑞达牧业有限公司(飞鹤牧场)职教中心教师实践基地和龙江秋美牧业职教中心教师实践基地,企业为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提供条件。

3.4.3教师在合作企业实践情况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师陈伟深入五常市绿都果树园林合作社企业实践,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张宝斌深入哈尔滨一汽森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企业实践,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汽修宋磊深入龙江县祥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企业实践,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教师田鹏在动物门诊部实践。

3.4.4学生在合作企业实习情况

根据学校安排,专业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促进专业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工厂实践实习将对提高专业技能以及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员实习办法;采用学校推荐和学员自主选择实习场地的办法进行实习。每月回访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并做好回访记录。实习场地在外地的,电话进行回访:在本地的由实习教师到场地进行巡视,对学生实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指导解决,对表现突出的学员优先安置就业。

为了保证学生利益和实习安全,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学生入企实习实践的规定,要求企业按规定给予学生相应报酬。同时,按要求为学生办理相应保险。

3.4.4集团化办学情况

一是积极参与集体化办学。学校作为齐齐哈尔市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积极发挥作用,参加集团内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技能培训、教师素质提升、职业学校特色德育和文化建设,积极参加全市省部共建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试点市建设和后试点市建设。同时,参加全省相关职业院校牵头的集团化办学,现在有8个专业参加到高职院校集团“3+2”办学模式改革。

二是充分发挥全县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作用。学校作为龙江县现代农业职业集团主要成员单位,能够发挥主力作用,主动参与校企合作、院校合作、校社合作,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为县域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政策保障

4.1政策的落实与成效

实行校长负责制管理,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校长由政府提名,组织部门考核,县教育局聘任。校长聘任副校长,副校长聘用中层主任,中层主任聘用教师和本部门工作人员。

严格落实教师编制,把教师选聘权力下放到学校,由学校自主招聘教师。以名校优生形式,补充13名新教师纳入事业编制。

龙江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龙江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龙江县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细则》和《龙江县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方案》,组建“龙江县技术培训中心,”成立全县职业教育培训协调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全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各类政策性培训和技术性培训。教育局制定了《龙江县中职学校招生实施方案》,加强了中职招生工作力度。

4.2财政专项的落实与成效

按人均1元标准落实成人教育经费,总计48.29万元,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268.48万元,占全县教育附加费的30%。严格落实黑龙江省公办中职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财政拨款26098675.89元,生均拨款19433.1元。

财政专项落实,保证了学校办学资金、办学条件改善,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

4.3质量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工作责任和职责分工。努力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在工作推进上有新作为,在高质量发展上有新成效。

二是强化制度落实和工作考核。要加强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强化考核力度,切实体现考核的公平透明性,调动全校教职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履职尽责,高效完成岗位工作。

三是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努力争取政府在资金上支持和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学校服务能力,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5.国际合作

5.1标准建设

一是完善了办学章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修订了学校办学章程。新修订的章程符合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政策的规定,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登记管理事项与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的一致,已征得有关部门和举办单位同意。

二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新建8240平方米产教融合实训楼,装备汽车运动与维修、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学实习实训设备。新建了自行车场地,改造学生食堂750平方米。

三是强化招生工作。完善招生体制机制,建立由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负总责的招生组织体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为中职招生的责任部门。完善中职招生奖惩制度,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建立统一招生工作平台,规范统一报考,统一录取,统一公布的高中阶段“三统一”招生秩序,提高生源质量,合理引导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6.服务贡献

6.1服务国家战略

按照龙江县防疫指挥中心的工作安排,我校教师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到弃管小区和龙江镇花园街公路口进行防疫执勤396人次16名党员干部冒着严寒和风雪,与路政、公安、其他学校的同仁坚守在卡点,24小时的检查过往车辆,确保入境的车辆防疫安全,为县域人民的生命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20多天的坚守,参与防疫的老师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一个人迟到和怨,用新时代的职教教师新形象诠释了“国家有难,人人有责,砥砺前行,抗议有我”的精神。

在落实好上级防疫部门的工作安排的同时,学校号召所有在家的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自己所在村屯的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共有35名报名成为所在村屯的志愿者,和当地防疫工作人员一起走街串户,卡点执勤。

 

 

 

 

 

 

 

 

 

 

 

 

 

 

 

 

 

 

 

 

 

 

 

6.2服务区域发展

依托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为依托,成立了齐齐哈尔畜牧产业学院,与黑龙江职业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3+2”贯通培养、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对口升学考试、订单定向培养和在职人员能力提升培养五种方式,培养企业所需的中、高级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已与龙江瑞达牧业有限公司(飞鹤牧场)和龙江秋美牧业、龙江牧原签订校企联合办学协议,计划为企业订单培养畜牧兽医技术员、繁育技术员和饲养技术员140人,培养企业所需畜牧兽医、繁育技术员、饲养技术员。

安排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师任龙江绿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副总,承担食用菌产业项目技术指导 作。

设立龙职微农微信公众号,发布为农服务信息,关注人数7000余人。

   

案例四 依托专业优势  服务区域畜牧业发展

 

为落实好省、市党委人才战略工作部署,在龙江县委组织部、龙江县政府的支持下,以我校畜牧兽医专业为依托,成立了齐齐哈尔畜牧产业学院,与黑龙江职业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3+2”贯通培养、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对口升学考试、订单定向培养和在职人员能力提升培养五种方式,培养企业所需的中、高级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已与龙江瑞达牧业有限公司(飞鹤牧场)和龙江秋美牧业、龙江牧原签订校企联合办学协议,计划为企业订单培养畜牧兽医技术员、繁育技术员和饲养技术员140人,培养企业所需畜牧兽医、繁育技术员、饲养技术员。

 

 

 

 

 

 

6.3服务乡村振兴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承和发扬“服务‘三农’,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技能人才,为人人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的办学宗旨和“胸怀理想,身有德行,手握技艺,服务社会”培养目标。坚持升学教育和就业培养并重,全日教育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并举,向高职院校输送优秀生源,为县域主导产业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表十一  社会培训情况统计表

年度

培训总数(人)

下岗再就业培训(人)

农民工创业培训(人)

实用技术培训(人)

其他培训(人)

备注

2020年

13038

1069

73

9528

2368

 

2021年

13068

54

157

10143

2714

 

 

 

 

 

案例五  学史崇德 铸魂育人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学党史活动开展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部署,把党史学习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中,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将深化学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题宣传活动等作为主要内容,结合学校办学基本定位,突出服务职能,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我校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企业、社区、乡镇村屯,开展农民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小微企业和在岗职工等专业培训。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我校仍克服困难,面向城镇待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开展中式面点、汽车维修、农机修复、焊接技术、用菌和中草药种植技术以及创业培训等,共培训13068人

为保证培训质量,我校培训人员还携带实训设备,进行现场培训,手把手教授,并及时强调实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通过技能培训,为让村民多掌握一项技能,让技术成为老百姓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敲门砖”,切实增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7.面临挑战

7.1问题与挑战

7.1.1存在的问题

一是师资不足。核定编制数130人,实际在编在岗120人。外聘教师26人。目前缺少教师语文3人,数学3人,英语5人,政治2人,体育2人,心理健康及职业指导1人。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教师4人,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3人,幼儿教育1人,电子1人,会计2人,电子商务3人,汽修1人。

二是宿舍不足。现有男生宿舍2300平方米,女生宿舍1700平方米。按标准能容纳760人,实际住宿生1023人(女生407人,男生616人),现有120名住宿生借住在育英学校。两幢宿舍是由办公教学楼、实验楼改建的,利用面积受限,房间最多的住24人,严重影响通风和身心健康。

三是操场急需改造。现有运动场是风化土场地,约12000平方米。田径场、球类场地均满足不了体育课教学和学生健身活动要求。雨天无法使用,晴天灰土大,场地标准、使用功能均达不到要求,影响正常运动和学生身心健康。

四是现代农艺专业缺少实训基地。由于规划建设,原有的现代农艺专业实训基地一部分被划成建设用地,缺少种植实训基地,特别缺少设施农业基地。

7.1.2面临的挑战

一是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的竞争。随着国家对新兴战略人才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专业发展明显受限于新兴专业的制约,急需升级改造,突出重围。

二是规模水平的挑战。受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片面、“跳农门”等影响,种植专业全日制招生仍然面临一定压力。

三是对学校现有基础的挑战。优质学校建设对学校现有基础建设、师资水平、专业建设、办学模式、服务能力、内部治理等都是全新的挑战。

7.2未来与展望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各级党委人才工作部署,坚定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实施目标管理,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做强做大“农匠文化”。立足龙江农牧业发展实际,主动担当县级职教中心学校进入新时期的新目标、新使命、新任务和建设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建好现代生态新乡村、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以党建文化为引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质量农业人才培养文化高地,为服务国家人才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成为区域内领先的中职学校。

一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式作用,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把党的建设与“三全育人”紧密结合,用党的先进文化引领德育工作。

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实施“三教”改革实施方案,探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途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能力提升创造多样化条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增加教师编制,通过招考、名校优生等方式,补充新教师。

三是打造优质专业,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做强做优龙江中等职业教育品牌新要求,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以畜牧兽医专业为核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成2门精品在线课程,开发3门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成为“市内唯一、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和“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加强现代农艺技术、会计、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达到“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标准,进行“1+X”证书制度考试。

四是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建设电商直播综合性基地,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建设700平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用于汽修专业整车实训教学实习、新能源汽车教学实习、发动机实训教学实习和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烹饪、面点、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婴幼儿护理)实训基地和两个职业技能培训专用综合教室,满足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五是提升服务能力。围绕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建应用推广服务平台、公共实训平台。实施万人学历教育工程”、“筑匠工程”和“品牌培训工程”培养高素质农村建设者,服务乡村振兴。发挥产业学院作用,培养畜牧产业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

六是加快办学条件改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设学生宿舍,改造运动场。利用学校南侧龙南畜牧场国有耕地,科学设计建设150亩龙江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争取高标准智能温室建设项目,高质量服务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七是加快畜牧产业学院建设,加强与高职院校、畜牧企业的合作办学,加快实习实训条件改善,推进中职到高职到本科贯通培养。建设动物门诊,服务畜牧产业能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8.特色创新

附:

案例6:依托专业优势  服务区域畜牧业发展

案例7: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服务县域食用菌产业发展

 

 

 

 

 

 

 

 

 

 

 

案例6

依托专业优势  服务区域畜牧业发展

 

为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强化校校、校企合作办学,落实省、市党委人才战略工作部署,在龙江县委组织部、龙江县政府的支持下,以我校畜牧兽医专业为依托,成立齐齐哈尔畜牧产业学院,服务区域畜牧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

一、实施背景

近几年,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放缓,自然增长增长低千分之六,人口外流,人才流失是黑龙江省正在面对的人口外流的现实问题。究期原因,主要是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由此导致吸纳就业能力有限。

龙江县是黑龙江省牧业大县,畜牧业占据着全县农业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对县域畜牧养殖和畜禽加工企业调研发现,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荒”。这种“用工荒”并非数量荒,而是“结构荒”“技工荒”。而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一是存在“政府热、社会冷”的现象。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普遍的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职业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待遇和重视,导致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备受歧视,应有的育人职能得不到发挥,技术人才培养乏力;二是县域就业环境对人才吸引力不强;三是存在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脱节问题。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不完善,企业参与教学、技能指导不足等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需求。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

为顺利推进畜牧产业学院建设,产业学院建设被纳入重要日程,县委组织部长亲自部署,副部长具体抓。协调农业农村局、人社局、科信局等部门,制定产业学院发展规划、章程,与高职院校、企业探讨合作事宜。成立了产业学院领导组织,院长由主管农业副县长担任。政府每年为畜牧产业学院发展建设提供一定数额的运行和研发经费,投资购置必须的研发设备。为畜牧产业学院灵活引进行业、企业或一线防疫、养殖等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充实畜牧产业学院研发、教学队伍。建立编制池,根据畜牧产业学院发展,为畜牧产业学院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编制保障。

(二)推进校校合作

由龙江县政府牵头,与黑龙江职业学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通过“3+2”贯通培养、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对口升学考试。甲方根据乙方举办专业门类,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全省职业院校对口升学考试,进入乙方对应专业学习、订单定向培养、在职人员能力提升培养五种模式,为龙江畜牧产业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合作院校根据我校需要,在畜牧产业学院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实验室建设、教师能力提高、技术推广与研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担任甲方兼职教师,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到我校讲课或举办讲座,参加教研活动。

(三)深化校企合作

已与龙江瑞达牧业有限公司(飞鹤牧场)和龙江秋美牧业、龙江牧原签订校企联合办学协议,计划为企业订单培养畜牧兽医技术员、繁育技术员和饲养技术员140人,培养企业所需畜牧兽医、繁育技术员、饲养技术员,现招生193人。

(四)成立工作专班

为推进产业学院工作,龙江县委组织部牵头,抽调县农业农村局、人社局、科信局等部门以及我校一名副校长干部,组成产业学院工作推专班,深入企业开展工作调研,协调校企合作及人才引进。选择现代畜牧企业建立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岗位技能开发、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煅炼、实用技术应用和横向课题研发合作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综合能力。

三、主要成效

一是提高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二是推进了畜牧兽医专业建设。

三是强化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四、存在的不足及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畜牧兽医专业现有的教学实习条件不能完全满足中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实训室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不能满足技能大赛训练的需要。

二是高技能人才回归龙江当地就业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对技能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留省就业毕业逐年下降。

三是合作企业有限。一些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没有长远打算,缺乏人才长期培养计划,存在“急用急抓”情况,给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带来一定阻力。

(二)下步打算

一是加快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推进该专业1+X虚拟仿真实训室项目建设。建设动物门诊,提升服务能力。

二是联合企业,与合作高校开办专科层次订单培养班。争取政策支持,在龙江当地开办3+2”贯通培养班。

三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合作企业。

 

 

案例7

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服务县域食用菌产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的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任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秉承“面向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育人模式,推进校企“双元育人”实践和“1+X”证书制度试点。成为黑龙江省优质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成为省级优质专业。服务全县食用菌产业的现代农艺基地成为黑龙江省食用菌中试基地,是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食用菌体系)依托单位。

一、实施背景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为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7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原则。同时,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都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议题。但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还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存在“政府热、社会冷”的现象。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普遍的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职业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待遇和重视,导致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备受歧视;二是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企业以追求效益为重,顾虑学生经验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企业回报率抵,工学矛盾突出、人才流失等,对校企合作缺乏足够的热情;三是存在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脱节问题。虽然校企进行了合作,但人才培养标准不完善,企业参与教学、技能指导不足等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需求。因此,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当前破解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在办学中,我校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文件精神,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专业促产业,以产业带专业”,与龙江县绿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铭公司)深入合作,为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要做法

(一)模式的形成

食用菌产业是近些年来发展的新兴农业产业,主要是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食用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在提供安全健康食品的同时,增加菇农的收入,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黑龙江省是生产食用菌最适宜的地区之一,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适宜大多数食用菌的生长,且品质极佳,尤其以中低温菇,如黑木耳、滑菇、平菇、金针菇、白灵菇等更为适宜。

龙江县农业人口比例大,农业生产以玉米生产为主,每年产生的玉米秸秆、玉米芯达300万吨以上,其中有一部分用于养殖业,但大多数被焚烧。近几年来,龙江县在食用菌的技术推广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经过引导和培训,全县现已有3000多户农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经过生物转化生产食用菌,每户年增收都在8000元以上。但农牧废料的利用率不到1%。开发潜力很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受玉米市场价格波动性较大的冲击以及精准扶贫攻坚任务,迫切需要新的产业发展之路。在这种背景下,龙江县提出了把食用菌产业确定为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和扶贫攻坚产业项目,重点发展黑木耳产业。

为更好发挥企业、学校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中的作用,解决“一头热一头冷”问题成为关键。经过考察和反复商讨、实践,最终形成“政府主导,依靠龙江职教技术力量作支撑,企业运营,基地和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了龙江县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农户脱贫,农村发展的支撑产业。

 

 

 

 

 

 

 

 

具体做法

1.政策扶持,壮大产业

2016年,县委县政府把食用菌产业确定为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把龙江县格润食用菌公司作为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并引导企业与龙江职教合作,学校派出一名专业教师担任企业技术副总,负责技术支持,为企业培养培训员工,把企业作为龙江职教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担负全县精准扶贫攻坚重任,承担菌包生产、技术服务、产品回收加工销售的任务。县政府为该公司注入产业发展基金3000万元,用于厂区建设和扩大再生产和职教实训基地建设,并给予建设用地等优惠政策,为公司扩建用地10万平方米。公司利用贷款和扩建的土地,投资2000万新建8000平方米一期标准制种培养室投入使用。将公司扩建成年产1000万袋黑木耳菌包生产规模,实现菌种制作、出菇示范、周年生产的实验基地,新建三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同时,建设标准加工车间,进行产品回收、加工、销售,年可回收加工食用菌500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实缴税金300万元。

2018年2月,辽宁宏达企业集团收购龙江县格润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绿铭公司,并继续扩大业务,与龙江职教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绿铭公司投资1.12亿元,建有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的高标准挂袋大棚500栋和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菌包生产及加工车间,全部实现控水、控温自动化管理模式。自主培育沙棘木耳菌包,年生产菌包1000万袋。主要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食用菌产品开发,谷物、豆类、油料、薯类、蔬菜及食用菌种植,经销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食用菌、菌用物质,食用菌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等。

2.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为保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龙江县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龙江县食用菌高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定为科级单位,配备5名事业编制,组织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黑木耳生产管理由产业办指导,绿铭公司完全技术负责,各乡镇人员管理的模式。20个标准棚配一名技术员,每个棚室2个管理人员,集中采摘时随时增加用工数量。为了便于对全县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指导,更好地发挥龙江职教服务县域主导产业的作用,按照相关政策,由龙江职教专业教师负责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培养食用菌产业后备人才,确保事业持续发展。

3.发展基地辐射农户

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农户对菌包的需求量,绿铭公司在龙江县山泉镇官窑村、龙江县错海林场两处建设挂袋棚500栋。菌包生产使用产业扶贫基金,按照每袋2元的成本注入企业,用于企业生产,成熟菌包进行棚室挂袋,获得效益与贫困户分红,产品由绿铭公司统一回收加工、销售。为保证食用菌产业发展,在政府主导下,龙江职教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开展技术培训,共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50班次,培训3500多人次。

在产业扶贫中,免费下发黑木耳菌包55万袋,惠及300多贫困户脱贫,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精准扶贫做出贡献。生产春季挂袋黑木耳600万包,保证500栋黑木耳挂袋棚生产量。带动龙江1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并带动龙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打造龙江县高端功能型食用菌品牌。同时,生产基地吸纳以贫困农户为主3000多名农民工参与管理,使贫困农户实现直接或间接脱贫。

4.校企共建,协调发展。

龙江职教与绿铭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制度龙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开发研究新产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困难。经过几年的校企共建和发展,绿铭公司成为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单位、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食用菌中试基地龙江分基地,是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沙棘木耳项目合作单位。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济南开幕式现场,为黑龙江绿色农产品推介提供了有机沙棘木耳和有机沙棘木耳粉等实物展品。绿铭公司为龙江职教教师提供入企实践方便条件,为现代农艺专业学生和食用菌技能培训班学生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践提供基地。

通过黑木耳、平菇等食用菌技术推广、示范、产品加工,以技术推广,科技服务为纽带,以种植基地为依托,辐射种植户建成“学校、企业、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有机产业链格局。建立集技术服务、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生产示范、产品回收和加工于一体的新型致富产业。通过发展和壮大食用菌产业,促进了龙江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成果成效

(一)促进了农科教结合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和产业化生产紧密结合。通过学校+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使农科教深度融合,学校教育、科研和基地紧密结合,农户受益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办学。龙江职教加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正是职业学校服务“三农”的具体体现。

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在校企合作中,绿铭公司为龙江职教的专业教师提供了优越的实践条件,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提升了技能,开阔了视野。对企业的技术要求和素养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熟悉,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教学水平得到相应提高。龙江职教负责绿铭公司和全县食用菌产业技术指导的教师科研攻关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影响力等均得到提升。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珅到龙江县调研产业扶贫项目,得知负责技术人员是龙江职教教师时,对龙江县这一人尽其才举措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一定要把课堂上的知识与全县主导产业、产业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一技之长,推动智慧和科技成果转化,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

通过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践,使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学生在车间、基地能够很好地完成企业所需的技能。同时,学生在岗位实践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岗位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校企共同培养,使学生态度更加严谨,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提升了综合职业素养。

(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绿铭公司每年利润600万元用于贫困人口分红,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00元,实现食用菌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全覆盖。此外,绿铭菌包厂和食用菌基地日常经营管理固定用工200人,人均年劳务收入2.4万元;挂袋和采耳繁忙季节,带动贫困户及一般农户就业2000人次,人均生产季劳务收入达到4500元。成功举办沙棘木耳采摘旅游节,引导近郊游消费者进行采摘旅游体验,累计接待游客5000余人,销售湿木耳6000余斤,干木耳5000余斤,木耳销售收入实现30余万元,本地群众销售土特产收入达3万余元,实现了“党建+扶贫+产业+旅游”的多赢效果。

四、经验总结

(一)关键要素及启示

1.地方政府支持。2016年至2017年,龙江县政府累计投资8700万元和土地划拨。制定了《校企合作优惠政策》,校企合作成效显著企业可享受全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2.校企优势互补。龙江职教在与绿铭公司合作的过程,学校发挥了人才和技能优势,企业则发挥了财力、物力及管理方面的效能,使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3.职业教育与产业匹配。本案例中,龙职学校以现代农艺专业为依托,与龙江县政府确定的产业高度匹配,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备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企业技师、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提供的指导有待加强。

2.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有待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和完善。

(三)下一步举措

1.进一步研究深化人才培养,发挥企业技师、技术人员对培养人才的作用。

2.进一步研究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

3.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